高校骨干教师教学成长工作坊即将开启

发布时间:2023-05-12浏览次数:35

从90后到00后,老老师看新学生逐渐雾里看花,如何把握新生代需求和心理特点?

当30秒短视频能引爆学生N次笑点,课堂如何设计,才能锁定学生45分钟注意力?

高校教师课时多、压力大,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成长为更有个人魅力的老师?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何预防空心病?……

会议进行中,参与教授悉数到场

为落实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教师工作司2023年工作要点“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人事处主办、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协办、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师发展中心承办的“上海市属高校骨干教师教学成长与个人发展工作坊”研修方案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教师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徐雄伟教授、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蔡丹教授、心理系主任罗俊龙教授以及所有培训参与教师悉数出席。

崔丽莹教授首先介绍了本次培训的整体方案。培训较以往更多关注学员需求,以解决学员在实践中遇到的难点、痛点为出发点,予以针对性设计。不谋而合的是,在之前进行的培训需求调研中,47位学员聚焦的5大困惑 “教学设计”、“学生兴趣与动力”、“学生成长”、“教师成长”、“师生关系”也正是工作坊的关键词,两者高度吻合,完全一致。

工作坊10大主题均配备双导师

此次培训主题分为“教育心理学理论”“师生心理分析”两大模块。“教育心理学理论”模块聚焦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年龄发展特征,通过梳理经典教育心理学理论,试图帮助学员成为优质课程教学的“设计者”(Designer)和“发展者”(Developer)。而模块二“师生心理分析”,则涉及受训教师每天面对的具体问题,包括:指导学生提升效率、改进师生关系、快速识别心理危机、寻求社会支持、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等等。

在师资和教学形式方面,培训也摒弃了传统工作坊密集灌输、单向授课的方式,革新采用“案例研讨教学”“双授课教师制”——即每次工作坊,首先由两位培训教师共同拟定主题,进而由学员围绕主题、根据自身思考、需求提供真实案例,两位授课教师根据案例,设计具体的课程内容与形式,最后通过“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的形式开展工作坊,以此最大程度保证内容的丰富、实用、接地气。

老师们就研修方案进一步完善展开讨论

蔡丹教授表示,“推进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建设”是《教育部教师工作司2023年工作要点》中的重要内容。现实中,青年教师的压力真实存在,焦虑非常普遍。此次工作坊不仅受训老师将得到切实、可行的指导和提升,对于授课的教师们,同样是一次搜集更多一线案例、了解00后学生真实情况、甚至启发科研灵感的宝贵机会。希望大家抱有“学术共同体”的心态,善于学习、“教学相长”。

心理系主任罗俊龙发言

教师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徐雄伟教授希望团队可以更进一步思考几个问题:能否在研修方案手册中将每一次工作坊的目标(解决什么问题)、形式、手段、包括需要学员进行的配合逐步细化、提炼、进而公之于众、勇于向学员承诺?考核环节能否创新?徐雄伟教授认为,对于学员的作业、反思、小结,比字数更重要的是真实的触动,比缜密更重要的是积极的态度,因此出勤率、小组发言等“过程性表现”理应纳入考核。此外,既然是一次关于“教”与“学”的切磋,他建议无论环境空间还是日常教学管理,细节处都应体现互动、参与、尊重、共赢的氛围和思考。

本次培训将从下周五(5月19日)开始拉开帷幕,10场线下工作坊分别于5月19日、26日、6月2日、9日、16日上、下午进行。届时,“教师发展中心”进行详细跟踪介绍,欢迎持续关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