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长达两个半小时、全天5小时全部聚焦经典理论干货——这样的课程,你想象教室里会是什么情形?打瞌睡?刷手机?
都不是。
这绝不可能是在上海师范大学进行中的“高校骨干教师教学成长工作坊”课堂。
上午的主讲者、教学学院心理学系教授蔡丹、副教授乌阿茹娜担纲介绍皮亚杰和维果茨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下午由心理学系副教授张和云、徐晓波博士介绍布鲁纳、奥苏贝尔的认知学习理论——一天学成四位大咖的核心,难怪蔡丹教授坦言“今天将是学员们最艰难的一天”。
如何把枯燥艰深的心理学理论和学员们的切身感受、实际困惑结合起来?如何兼顾干货传授和互动体验?这两次工作坊本身,又能否成为有效的教学设计示范?授课老师们动足了脑筋。
一个小时里,蔡丹教授通过讲故事、做游戏、手写板书、演示图表、提问、互动等各种方式,简明扼要地介绍了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经典理论。
“大学生已经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的第四阶段,体力处于一生巅峰,又无忧无虑……为什么课堂上表现得不活跃?最主要是非智力因素:有没有热情?有没有兴趣?对自己有没有明确规划?……其次,他们的确有一定知识储备,然而在座各位在大学里教授的课程所需要的认知结构有没有呢?有,恐怕也相当简单。如果本来图式就很少,再完全没有兴趣,你上的课就根本没有进入ta的认知结构。"
“维果茨基特别强调两点:要有老师,要有同伴。老师要给予适当支持,起到支架作用。维果茨基所谓的精细支持,包括建议、解释、元认知支持,都是言语性的。当你不知道大学生在想什么的时候,就用开放式问题跟ta聊天。”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支架理论呢?比如:如何布置一次小组演示作业。课堂上观看学员带来的案例演绎:
从这两位学员演绎的案例开始,乌阿茹娜副教授、蔡丹教授和学员们探讨了不同角度:
■ 什么是“分组”?分组依据可以是哪些?
■ 老师的预期和学生的预期是否存在差异?
■ 分组需要哪些分工角色?
■ 学生不断挑战的背后,他们担心什么?不同学生担心不同问题吗?
■ 如何做好过程性评估?
■ 任务选题本身难度是否合适?是“地板效应”(太简单)还是超过了最近发展区(太难)?
■ 上课对象不同(比如中专生、大一学生、毕业生),情况是否不同?
■ 如果学生对任务的含义提问,老师是否需要反思自己的表达?
■ 翻转课堂是否一定好过传统方式吗?
■ 开学第一堂课如何明确规则、搭建总体框架?……
时针指向12点,大家报以热烈掌声。蔡丹教授和乌阿茹娜副教授表示:这堂课为学员提供了理论依据,学员之间相互贡献了宝贵的经验,希望所有这些,也可以成为参训老师们日后教学实践的脚手架。
下午,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张和云、徐晓波博士从格式塔学习理论、符号学习理论等早期认知理论开始,逐步梳理至布鲁纳、奥苏贝尔的核心理论。
“在格式塔心理学家看来,学习就是知觉的重新组织。学习是通过顿悟实现的,并不是动作的积累或者盲目的尝试。但顿悟也不是被动等待,熟能生巧、练习产生组块、吃一堑长一智……这些都必不可少,最后才有‘AHA!’的感觉。”张和云副教授说。
张教授让大家感受“顿悟”
在布鲁纳看来,学习“就是认知结构的形成或改变”。他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由此提出了“发现学习”。
而奥苏贝尔又提供了一条新路径。他的理论直接回应了学员在前期调研中反映的高频问题——“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原因大致包括:
■ 起点水平和教学内容是否匹配?(太难/太简单)
■ 学生判断这门课对自己有没有价值?(索然无趣/与己无关/没有价值)
■ 学生是否拥有相应自我效能感?(有没有信心学好)
■ 是否具备环境支持?
“学习动机是任务价值、自我效能、环境支持三者交互影响的结果。”徐晓波博士总结道。那么老师如何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呢?此时,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参训老师的主动分享,成为最好的注脚。
最后,张和云教授和徐晓波博士提醒学员们不要拘泥于某一种理论。
“有没有哪一种教学方法是最好的?教无定法。在座老师来自不同高校,教授学科横跨文理,学生情况也不同。就像武林高手门派不同,虽然看起来都很厉害,但功力不够也可能错乱,关键还是练内功。”
下周五(6月2日),工作坊将继续进行。上午和下午将分别结合案例,探讨高校教师如何给予学生学习策略指导,以及如何基于高校特点,培养、提升师生关系,欢迎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