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小时还意犹未尽的工作坊究竟是什么样?

发布时间:2023-06-03浏览次数:10

中午12:03。“已经超时3分钟了,老师们还想听吗?”

“听!”

中午12:10。放下话筒的两位老师立刻被学员们包围了。

12:10教室实拍

老师们倾囊而授,学生们求知若渴,这种充满热情和好奇的互动也许正是很多高校教师梦寐以求的场景。而这一幕就出现在6月2日上海师范大学的“上海市属高校骨干教师教学成长与个人发展工作坊”现场。

在浅析了当代大学生心理特征、铺垫了四种教育心理学经典学说之后,第五、第六次培训落脚在高校教师们的实际困惑上。上午,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罗俊龙,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讲师邓棉琳,共同传授如何为高校学生进行学习策略指导。下午,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贺雯,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博士后童薇,为学员们提升师生关系助一臂之力。

“授人以渔——高校学生的学习策略指导”工作坊两位主讲老师

在事先分发素材、学员们有备而来的情况下,工作坊直接从四则案例的讨论开始。

案例一由上海理工大学的刘欣荣教授提供,代表了不少理工科教师的困惑。罗俊龙教授安排第一、第二、第三小组就这一案例展开讨论,并在随后的汇总、发言环节和邓棉琳博士共同点评,最后由刘欣荣教授针对其他学员提出的建议给予回应,由此形成闭环。

每一则案例虽从学员个人情况出发,但因为真实极易引发共鸣;又在群策群力的过程中聚焦不同视角,因而折射出异常丰富的启示。

罗俊龙教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理论、经典实验、文献、脑区扫描、自己的经历、学生的故事,风趣幽默地阐述了三组概念:

 学习氛围:比学赶超的气氛;

 学习心流:学习的高峰体验;

 元认知:反思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

罗俊龙教授激情讲课中

邓博士借助导图讲解中

如果说氛围是触发,心流是理想,元认知是监控,那么“学习动机”就是学习过程中那临门一脚。这也是前期调研中学员老师们最关切、最苦恼、最无奈的问题之一。

邓棉琳博士直言:“我自己上课学生们也是一讲理论就低头,一讲案例就抬头,可见课堂设计确实很重要。但比起高中生,影响大学生学习状态的根本,是动机。”

不同学员的选择对应不同成就目标

“重视表现目标的学生非常关注成绩,会不断和别人比较;而掌握目标的学生关注自己能力有没有提升。所以老师们要强调学习内容的价值和意义、淡化分数和考核。同时还要想办法设计满足多个目标的学习活动,包括让学生觉得有趣的课堂,满足情感性目标;提供社交机会,满足社会性目标……学习活动满足的目标越多,越能激发学习动机。”

一项我国的大型调查显示,对高校中的师生关系感到满意的本科生仅26.22%,选择“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的本科生比例高于硕士生和博士生。第六讲“化干戈为玉帛——高校师生关系特点及培养”工作坊试图厘清其中原因,由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贺雯,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博士后童薇共同主讲。

“要建立良好的关系,首先需要了解对方。”贺雯教授开宗明义。

“我小时候在新疆喀什郊区那么简陋的小学,一个老师教三个年级,每天给你的知识就那么一点点,所以下午都是我们自己组织活动。正是在设计活动、讨论规则的过程中,发展了创造力。那现在的孩子呢?”

贺雯教授擅长通过故事以小见大

从最近宣判的“吴谢宇案”、“空心病”高发到自己在新疆度过的小学生活,从自己儿子在民办小学当“学渣”、如今研究生毕业的经历到亲眼目睹好友女儿血肉模糊的自伤……贺雯教授的讲述看似天马行空,其实时时处处透露着同一个讯息:今天我们眼里所有大学生的“问题”,原因并不限于这个群体本身,大到科技巨变、文化浸染、教育体制,小到前额叶皮质发育水平、天赋差异、家长觉察,都决定了他们早在幼儿园时期就在被影响、被塑造,我们需要看见、懂得、体谅、帮助。

“00后大学生有强烈自尊,但也十分敏感;生理发育成熟,但心理成熟相对滞后;他们兴趣广泛,充满热情,但也容易因为挫折而情绪低落;不少学生不再有尊师重道的观念,但也可能对那些幽默多才、知识丰富的老师产生崇拜……我们需要了解每个时代的年轻人。最好的状态就是前浪、后浪深度融合。”

而经常接诊亲密关系咨询的童薇博士则直指师生关系实质:“师生关系本质上也是依恋关系”。

“人从自己和父母、同伴,老师的各种关系中学习两点:model of self,我是否值得被爱?以及Model of others,他人是否值得信任?当我们老师满面愁容、来去匆匆,或者盯着手机、或者敷衍几句,对于关系都是伤害。”

童博士也是各种案例信手拈来

那么大学生有哪些需求需要老师们给予回应和满足呢?答案是:“知识”和“自我探索”。

“我们的孩子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什么都不在乎。他们是见多识广的超级学生,需要我们有技巧地上好课,满足他们求知的需要;需要我们纯粹地为ta做好一件事而赞美,没有那句‘但是’;需要我们分享恋爱、交友、职业选择的经验;需要我们在他们真的遇到一道坎,就是跨不过的时候给予帮助;也需要我们苦口婆心半天,眼看着他们还是做了错误选择、理解ta此刻就是不能的接纳……他们需要我们释放信号,好确认我们是那个值得信任的人。”

自发的掌声。

络绎不绝的提问。

那一刻台上台下老师们的神情,是彼此尊重、互相信任、求知欲被满足、情感上被支持最好的诠释。看看学员们的评价吧。


下周五(6月9日),工作坊将继续进行。上午的“抱团取暖——高校学生的朋辈与家庭支持”将探讨帮助学生找到有效社会支持的方法和路径。下午的“察言观色——高校学生心理障碍的识别与应对”将帮助学员区分一般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并予以专业应对。欢迎继续关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