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下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世承讲堂不时传出阵阵掌声。由中央组织部人才工作局指导,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主办、上海师范大学承办的2023年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高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结业汇报暨结业仪式在此隆重举行。120名来自四川、贵州、云南、广西、重庆五个省市的高中语文学科骨干教师在即将结束为期7天的培训之际,在此回顾、总结、反思、感慨、更展望职业生涯新征程。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督学、上海师范大学校长袁雯教授、教育学院副院长黄海涛教授、教师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徐雄伟教授出席会议。
为期七天中,教育部新时代名师培养计划上海师范大学基地语文学科首席专家、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首批专家王荣生教授,领衔其他8位来自高等院校和基础教育一线的正高级教师,共同担任上海师大2023年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高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工作坊主持人,导师们与学员们朝夕相处、倾囊相授,赢得了所有学员的钦佩和敬重。
当大会现场大屏幕开始播放王荣生教授因赴教育部参会而无法到场、特意为大家录制的寄语视频时,掌声雷动,一百多位学员不约而同地跟着镜头里的王荣生教授再次背诵起语文备课要诀:“备课备两头,一头备教材,一头备学生……”、“先内容,后教法……”声音之响亮,诵读之整齐,真的如同王荣生教授所说“像号角,像战鼓”,让人振奋。视频中,王荣生教授寄语所有学员:“带着这里所学,回到自己的学校,在下一学期、再下一学期、下一年、再下一年,不断努力,不断改善高中语文教学。去分享,去带领、去努力,在自己所在的学校、区域,举一反三、举一反十、举一反百,扎下根来,开花结果。”
来自重庆市彭水民族中学的刘玥老师率先分享培训感言。她用“感谢、收获、祝愿”三个关键词表达了自己的感受,特别提到上海师大所采用的“工作坊研修”形式让自己耳目一新,“不同于常规的、拼盘式授课,感觉更加自觉、自愿、自主,受益匪浅。”
来自贵州省六盘水市第八中学的施敏老师用一个问题和一连串回答表达自豪之情:“为什么我们来到的是上海师范大学?因为一群人!这里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类机构‘教师教育中心’,因为这里是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因为这里是教育部‘国培计划’示范性集中培训地;为什么我们来到的是上海师范大学?也因为一个人!因为这里有第一位课程与教学论(语文)的博士王荣生教授、这里有第一部语文课程论专著、这里有第一部语文课例研究专著。而63岁的王教授今天依然在为语文学科做贡献。这就是我对上海师大的印象,也是我今后的榜样。”
还有几位学员有感而发,临时拿过话筒,居然同样侃侃而谈:“来到魔都,不只是学习‘道’与‘技’,更开阔了眼界,我感到有一种思想在萌动!如果回到贵州躺平,我就辜负了国家如此宏大的战略。”“大家都那么朴实、肯学,为了备课,我们小组探讨到很晚,我会把这种精神和情怀带给学生。”“这是我第二次接受上海师大的培训,特别兴奋!”“我从来没有这样备过课,回去一定认认真真研究,踏踏实实教学,真真正正做好语文老师的事”……
那么学员们说的从未体验过的备课是什么样的?第四、第十二小组现场分享了同一篇课文、鲁迅先生的《为了忘却的纪念》的集体备课成果。
第四组谨记王荣生教授的“备课备两头”,从教材这一头找到了一个句子、两首诗、三个典故;在学生这一头,则将重点聚焦鲁迅先生的隐喻式内敛型表达,同时辅以“假如你是鲁迅……”、“诗文印证”、“典故涉及人物故事”等教学活动层层推进。而第十二组则采用了可视化、可量化的方式——不仅为学生和老师分别设计了展示表,还详细规划了路径:“教学点A:记些什么。B:记得怎样。C:为什么记。每个教学点分别用一个课时完成,共三课时”……
(上)第四小组分享(下)第十二小组分享
风格迥异的设计,正是此次语文学科培训应有之义。上海师范大学针对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围绕“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活动组织实施——教学评价——教学反思”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了如何理解教师专业成长、教师经典阅读、语文阅读教学要点、语文学习活动设计等专题讲座,以构建语文教学理论框架;同时,密集的工作坊研修通过“专家视角”引领、沉浸式体验,教学经验分享等活动,旨在帮助骨干教师们提升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而12个小组之间、小组内部的交流、借鉴、启发、互评,同样是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重要手段。
袁雯校长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并赠书留念。
在随后的发言中,袁雯校长表示,上海师范大学愿意尽全力支持所有学员老师的职业发展,欢迎大家日后开展基于学员需求的多种合作。语文是基础教育所有学科的基础,上海师范大学有着近70年的办学历史,深耕基础教育领域,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师范院校,入选教育部首期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名师培养基地和新时代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名师培养基地,有着深厚的教师教育传统和师道永恒的文化积淀,理应支持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参与“输血”和“造血”,帮助骨干教师学习先进教学理念,拓宽教学视野,提高教学能力,促进被帮扶高中整体育人水平提升。
刚刚带领青年教师考察广州革命历史旧址归来的袁校长,念及百年前的年轻人犹为民族兴亡忧虑、而今大家已有条件探讨教学方式颇有感慨:“我们生长在和平年代、强国时代。虽然大家来到上海,感受到城市教育依然优于乡村,但决定国家人才培养基本面的是乡村教育。乡村兴,首先要教育兴;教育兴,语文是基本能力。” “‘语文’二字出自叶圣陶老先生的‘出口为语,下笔为文’,今天我在这里就感受到了语文人的‘出口为语,下笔为文’,感受到了‘语文味’。然而我们的语文教学还远未成功。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一定培养出一代代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7月29日-8月4日,上海师范大学承办了2023年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高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来自四川、贵州、云南、广西、重庆五个省市普通高中的120位语文学科骨干教师参加培训。开班仪式上,上海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蒋明军,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周增为,项目首席专家王荣生教授,教育学院副院长魏峰、教师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徐雄伟出席会议。
本次培训安排了专题讲座、工作坊研修等学习内容。
同时还安排了中共一大会址、中华艺术宫、上海博物馆、上海师范大学嘉定附属高级中学等历史文化场馆和中学参观,以开拓学员的视野,加强对光辉的革命史、深远的中华文化和上海基础教育发展的了解。
学员满意度匿名调查显示,总体满意度在99%以上,其中《阅读教学的备课要点》专题讲座、《语文学习活动设计》专题讲座、工作坊设计、班主任及管理团队工作等多项满意度达100%。
感悟:
理论学习+实践操作=真才实学。在这里,我才领悟到语文课原来是一门真正的实践课。
来之前我很惶恐,从害怕完不成任务,到现在觉得有所收获,我的反思是:专业功底需要加强,语文是有技术的。
现在我知道什么是‘语文味’,那是作为一门语言,语文本身的规律。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需要善于等待,静待春绿,不能自问自答,越俎代庖……
多家媒体对本次培训项目作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