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39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师发展中心祝所有教师同行节日快乐!
2022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一千万。中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短短几十年间,中国高等教育就实现了从精英化到大众化再到普及化的历史性跨越,高等教育正从谋求“量”的增长转向注重“质”的提升。那么是不是博士毕业、博士后出站,自然而然就能上好本科生的课?新教师“站上讲台”后能不能“站稳”?面对多样化学生群体,能否在教学中贯彻“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理念?面对科研和教学的持续拉锯,有没有办法为教师赋能?
9月5日到7日,上海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发展中心和教育学院教师发展中心连续三天,进行了上海市属高校新教师带班导师、上海师范大学青年助教导师研修,用一系列创新举措回答了上述问题。
宽敞的空间里,摆放着一组组圆圈式桌椅,到来的每一位参训学员都已完成问卷。
这些围坐成一个个小组的学员都是上海师大的资深教授,之所以为他们特别设计一整天的“导师工作坊”,就是希望让导师们率先体验何为安全、接纳、支持、鼓励的教学环境,何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堂,有何跨学科的工具和话语体系,同时也督促导师们首先审视、反思自己的观念、经验、能力、做法——最终通过研修,不仅助力导师们在教学和管理上成长,更通过他们,将前沿理念和方法进行指数级传播。
正如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师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徐雄伟教授在致辞中所说,“‘提高大学教育质量的关键是教师。’90年代初,卡内基教学促进会前主席博耶和舒尔曼就提出了‘教学学术’的概念,今天的大学教学需要我们:用做学术研究的视角和方法来深入教与学的研究,探究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规律;用实证研究的结果改进日常教学实践,推进大学课堂改革;以学习共同体的形式分享和研讨各自的教学反思,让更多的同行学习和借鉴。”
在9月7日的青年助教导师工作坊开班仪式上,上海师范大学袁雯校长坦言,一系列导师研修开启的是上海师范大学教师全生命周期培训计划,“教师从新入职到退休前,每个发展阶段都有需要学习的内容,学校后续还将开展多种形式的工作坊、沙龙。
“但今天的导师研修非比寻常。各位都是资深教授,带教一个刚进校的青年教师,还需要花一整天接受研修吗?我认为需要。
首先,我们自己做得好的事,也需要学习有效的方法把经验、体会传递给青年教师。
其次,青年教师普遍取得博士学位,具备基本科研素质,但对于教学,很多从未站上讲台,甚至心怀恐惧。如何帮助这一批已经非常优秀的教师走好第一步?值得思考。
第三,科研有成熟的考核体系,但即使有各种检查,每一堂课怎么上依然只有老师自己心里最清楚,教学是个良心活。
袁雯校长请每一位导师扪心自问:“面对一个良心活,面对一群可能比我们当年更加优秀的年轻人,我们在一年时间里,可以给他们什么帮助?”“希望导师研修可以首先给予导师一些帮助。毕竟‘一所学校最后的成功,靠老师。老师有多成功,学校就有多成功’。”
此次导师研修放眼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领域知名专家,特邀复旦大学教师专业发展中心主任陆昉教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陈向明教授、山东大学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原副主任李赛强教授三位大咖担任“导师的导师”。
陆昉教授提醒所有学员导师,大学教育正面临新问题、新挑战、新要求,我们需要有清醒认识:
新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教育信息化,包括教学手段数字化、教学传播网络化、教学模式科学化,是实现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加快教育改革、教育现代化,形成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个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基础。
新时代教师面临课堂教学改革新挑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学习是学习者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无法由他人代替。如果知识不是“教”会的,只能是“学”会的——那么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必然需要建设线上线下混合课程(翻转课堂)。
新时代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发生了变化:传统教学过程分三步:使用教材——教师讲授——学生复习并完成作业。混合教学则变为:课外,教师提供教学资源、在线课程、教师讲授;课上,学生研讨。这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提出前所未有的要求。
陆昉教授作《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专题讲座
实际上,陆昉教授所言的变化在此次三天两类导师研修中已有体现。十年来,教育学院教师发展中心代表上海师范大学承接市属高校新教师培训项目,坚持用工作坊研修的形式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技能。传统的培训模式是:理论课+新教师答疑+3次工作坊,工作坊多采用新教师分享课程大纲作业+班导师点评+新教师互评。虽然面面俱到,但学员容易停留同伴层次分享,高满意度反馈的背后,各人收获因资历、经验、性格、背景、学科而差异显著。
9月5日、6日两个全天,李赛强教授担任工作坊导师,指导即将担任上海市属高校新教师班导师的老师们
正因敏锐把脉到高等教育的变化和趋势,教育学院教师发展中心迭代了班导师职责:梳理3个核心主题,每个主题配3次工作坊,要求班导师对工作坊进行系统化设计、每次突出不同侧重点、实现内容梯度,在保证新教师间同质、异质交流的基础上,重点体现班导师抽象概况、传授规律性经验的作用,同时通过前测、后测、过程性评估,形成更紧密的学习共同体。
那么一次理想的带教工作坊是什么样的?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陈向明教授、山东大学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原副主任李赛强教授强强联手,让学员导师们沉浸式体验了一次。
在用一个游戏+几个问题活跃气氛之后,陈向明教授和李赛强教授身体力行地回答了两个问题:推进课程,究竟有多少方法?当班导师,究竟有哪些工具?
一次2.5小时的工作坊期间,绘制思维导图、个人复式记录、自由发言、组内讨论、全员评议、观看视频、情景演绎、时时匿名调查等不断穿插,紧紧拽着学员们的注意力,督促大家思考什么是“教学胜任力”、为什么要教学创新、自己的学习风格偏好对学习和教学分别有什么影响、怎样沟通才能“忠言不逆耳”……理论视角、同行视角、学生视角、自我视角俱全。而从学习风格测评工具到BOPPPS观课表,工具的传授与操练,有望进一步整体提升导师带教水平。
面对学员导师们的集体好评,几位主讲大咖都表示:教学本就与科研一样具有专业性和研究性,值得教师倾注更多时间和精力,而TTT(培训培训者)是教学相长、打造学术共同体的高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