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动态//

双向奔赴 面向未来:2025年度香港特别行政区教师内地学习团项目启动

发布时间:2025-03-14浏览次数:10

在中国近代史中,上海和香港两座城市文化相亲、经济相融,自沪港合作机制建立以来,更是同频共振、相向而行,22年间累计达成机制性合作项目230余个,可谓成果丰硕。而在沪港双城记中,教育领域的教师互访、青年交流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3月12日中午,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委托上海师范大学主办、由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师发展中心统筹策划实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新入职教师内地学习团”落地上海。这是自2023年7月项目制度化启动以来第9批来到上海参访学习的香港教师,此行113人将参训教师总人数提升至985人。


 

  

3月13日上午,开班仪式隆重举行。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黄海涛、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高级项目发展统筹主任劳耀基、高级专业发展主任廖俊贤、高级专业发展主任冯荃儿以及113位香港初任教师出席。教育学院教师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徐雄伟主持开班仪式。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黄海涛对远道而来的香港教师表示欢迎,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长久以来的信任表示感谢。黄海涛指出,宇树人形机器人、Deepseek、Manus等人工智能产品在极短时间内火速出圈,充分说明我们正处于人类历史上变化最为快速的时代。未来的教师是什么样的?未来又需要什么样的教师?作为一次面向未来的培训,“香港特别行政区新入职教师内地学习团”应当成为所有教师反思过往、思想放飞、实践理性、修正航向的契机。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强国必先强师。上海师范大学将积极发挥高水平师范大学在基础教育研究、基础教育教师培养等方面的优势,为香港教师群体注入面向未来、主动求变、积极应变的新动能。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高级项目发展统筹主任劳耀基感谢上海师范大学为本次研习班所做的精心策划和周密准备。劳耀基表示,教育是关键,教师队伍是根基,唯有高素质教师才能成就高品质教育,而初任教师都是香港教育界的新动力、新希望。希望研习班安排的丰富活动能让年轻教师们切实感受国家发展新貌,厚植家国情怀,在今后的日常工作中,继续弘扬传统、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筑牢教育强国根基,讲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故事。


开班仪式上,教育学院教师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徐雄伟对培训方案进行解读。学习团以高质量地服务、满足香港教师学习与成长的内在需求为逻辑起点,制定了包含多维学习内容、多样学习活动、多种学习资源的培训方案——一方面,“上海基础教育新进发展及改革思路”“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的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一头一尾两场专题讲座帮助香港教师从宏观和理论层面把握国家政策和上海教改近况;另一方面,文化、学校、企业三个领域的考察活动,将为香港教师呈现更加立体、丰富、与时俱进的上海城市形象。


  

在抵沪第一天参观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之后,香港教师将在未来3天中,走访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东馆、松江广富林文化遗址进行文化考察,体会独特的海派文化和摩登上海的魅力;走进上海市万里城实验学校、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上海市中山北路第一小学的真实课堂,与上海教师同行面对面交流课程设计、学生评价、教师专业发展、校园文化建设等热点话题;并在上海智位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等企业的参观之行中,了解上海在人工智能科技应用和公益服务方面的前沿探索和强大实力。


  

按照计划,2025年上半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将输送4批、总共约450位初任、晋升教师来到上海参观考察。学习团的制度化实施正是沪港两地双向奔赴的典型案例,勾勒出双方加强往来、增进了解、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共同愿景。预祝2025年度香港特别行政区教师内地学习团项目取得圆满成功,为推进沪港文化交流和教育合作贡献积极力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