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精神,作为上海高校新任辅导员岗前培训的重要一课,4月17日上午,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邓传淮应邀来到上海师范大学,为来自全市29所高校的159名新任辅导员作“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谱写教育强国建设新篇章”专题报告。活动由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师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徐雄伟主持。
看着台下00后辅导员们一张张青春洋溢的脸庞,邓传淮回忆起自己在中国矿业大学担任辅导员、思政课教师的经历。“工作的前三年,我花了大量时间做辅导员工作,就住在学生隔壁,师生的年龄也只相差4、5岁,经常一起打篮球,我对60个学生中的每一个都非常熟悉。很多学生到现在看到我还是说‘邓老师是我的辅导员’。”短短一段回忆,迅速拉近了台上台下的距离。
“喜悦”“信任”“收获”“人品”“痛苦/挑战”“职业幸福感”“奉献”“党性”“良心”“人格魅力”……当学员们的手高高举起,争相回答邓传淮抛出的问题:“身为年轻辅导员,你最认可哪个关键词”时,一幅00后上海高校辅导员的画像逐渐清晰:刚完成职业身份转变的他们,在充满对未来的憧憬、对自我的要求、对事业的抱负的同时,也夹杂着些许疲惫和犹疑。
如何从新任辅导员开始锤炼自己 “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辅导员如何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在日常工作中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五个方面全面、协调推进?又如何一步步成长为“四有好老师”、践行教育家精神?……一个半小时报告中,邓传淮从“学习为基、做人为本、实干为王、文稿为要”16个字开始,围绕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结合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经验和感悟,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作了系统阐释。
邓传淮指出,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落实五育并举,着力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广大年轻辅导员要以教育家为榜样,坚守教育初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做到“五个第一”,即“德才兼备,品行第一;实干为王,质量第一;身心愉悦,健康第一;文稿为要,心态第一;守住底线,安全第一”。
对于邓传淮的谆谆教导、殷切期望,在场聆听报告的新任辅导员都深有感触。
部分学员留言: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闫颜:
参加第十三期上海高校新任辅导员岗前培训,邓传淮老师的分享如明灯照亮我前行之路,逐步驱散我初入岗位的迷茫。他深入解读了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对于谱写教育强国建设新篇章的重大意义,还点明辅导员岗位挑战与机遇并存。这让我意识到,突破认知局限是应对日常工作的关键。老师着重强调的“健康、实干、安全为先”,不仅是工作准则,更是生活哲学。让我开始思考如何以健康为基、品德为帆、实干为径、安全为盾,在辅导员之路上稳步前行,怀揣方向与底气,书写属于自己的教育篇章!
@上海健康医学院 黄涔岸: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新征程做好教育工作的根本指针。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作为一名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要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坚持“四个相统一”,锤炼过硬本领,提升育人水平,做好学生的“四个引路人”,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为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上海师范大学 刘怡轩:
上午参加的辅导员专题培训让我深受启发。邓传淮老师对“教育家精神”的解读让我意识到,日常谈心谈话、学风建设等看似平凡的工作,实则是筑牢教育强国根基的基石。他强调的“健康为基、心态为盾”让我重新审视工作边界——既要像守护学生心理安全一样关注自身情绪调节,也要以“文稿为要”的严谨态度提炼育人经验。这场培训不仅解开了我初入岗位的迷茫,更让我懂得:唯有将“品行第一”的操守融入晨读夜谈的点滴,用“实干为先”的韧劲破解学业预警等难题,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在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中书写辅导员应有的青春答卷。
@上海科创职业技术学院 赵学功:
听了邓老师的讲座,受益匪浅。邓老师作为一位已经退休的前辈,为我们分享他的多年的工作经验,对我们在学校的工作具有很大指导作用,初入职场我很需要这样的课程。邓老师就连我们在微信如何回上级的消息也做了指导,这样的细致的课程,是我在培训之前没有想到的。邓老师最后分享的五个要点让我印象深刻,将会在很长时间指导我的工作和学习,谢谢邓老师的倾囊相授。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刘璐:
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今天上午邓教授的讲座让我收获颇丰,其中诸多观点都与我们日常的学生工作紧密相连,为我今后的工作指引了方向。 “人品、学习、格局、专业、实干、专注、选择、沟通、细节、认知、魅力”这些关键词,涵盖了辅导员工作的各个方面,也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全面的指导。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人品修养,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拓宽自己的格局视野,专注地做好每一项工作,注重沟通细节,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展现个人魅力,从而更好地服务学生。
@上海健康医学院 张文萱:
作为一名上海高校辅导员,今日讲座让我深刻体会到:辅导员工作的核心是“责任、严谨与成长”。以“做人为基”,应立足岗位强化责任担当,要始终心怀学生,在谈心谈话中传递温度,在管理中坚守底线;“文稿为王”不仅是文字功夫,更是对职业的敬畏——无论是通知公告还是日常短信交流,都要以“最后一关”的严谨态度反复打磨,确保每一份材料经得起检验。这让我更加明晰,辅导员不仅是事务的执行者,更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未来工作中,我将以“写好每一篇文稿”的匠心锤炼专业能力,以“好好做事”的担当守护育人初心,努力成为学生信得过、靠得住的人生同行者。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 达天予:
整个课程中,“喜悦、温暖、信心”始终充斥在心,邓传淮司长展现出的“忠诚、干净、担当”让人心向往之。课程围绕着“做人、做事”展开讨论,提醒我更专注地做好每一件奔我而来的事情,更坚定地走好眼前的道路,让无数学生的信任与期望督促我向前,时刻铭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从而生发出无限力量。我也会践行“把自己当成最后一关”的工作态度,在教育家前辈的精神引领下以心育心,在干实事的过程中锤炼品格和“干成事”的能力。讲座结束在邓司长充满韵律地《醉翁亭记》背诵声中,让我们感受到是经历世事之后的通透,而不是沧桑。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师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徐雄伟对邓传淮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他表示,专题报告高屋建瓴又脚踏实地,内涵丰富又交互频繁,既有深入浅出的理论阐释,又有联系实际的体会思考,既是对新时代辅导员的勉励和期望,也是对于00后年轻人的爱护和指引。希望全体学员认真领会、时时回想,将教育家精神内化为教书育人能力和躬耕教坛的亲身实践,践行使命担当,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不懈奋斗。
目前,由上海师范大学承办的第十三期上海高校新任辅导员岗前培训正在进行中。今天,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邓传淮所作的“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谱写教育强国建设新篇章”专题报告将为后续一系列重磅讲座拉开帷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人工智能迭代与中国教育重构及前景》《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引领思政工作的理念与实践》《面向新时代,怎样认识教育和教师》《立德树人与教师责任》等课程将陆续开讲,欢迎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