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教育部等九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精神,深入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场景新范式的教育教学改革,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上海市民办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中心于4月20日举办“AI赋能高校教学变革与创新前沿讲坛”线上公益讲座,来自本市和长三角区域民办高校的近5200名教师参加了本次线上公益讲座。
当天的三场公益讲座围绕“人工智能+教育”这一关键词,邀请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黎加厚教授、鲍贤清副教授、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师训员刘晓峰三位专家,分别以“教学创新的魔法师”“与AI同行;智能时代的教学思考”“AI助力备课;高效课件制作与智能教学资源生成”为题,对高校教师可利用的AI工具和使用场景进行梳理和拆解,通过案例解读帮助参训教师掌握DeepSeek辅助教学设计、创建教学工具等实用技术,了解如何通过提示词设计、组合使用AI工具等方法实现人机协同创新教学,并现场体验教学资源智能生成、实操全流程,让参训教师现场体验AI从“工具”到“教育认知伙伴”的升级迭代。
本次“AI赋能高校教学变革与创新前沿讲坛”是中心在过去两年连续举办多场AI赋能教学主题线下小班化工作坊的基础上设计的线上活动,是中心回应广大一线教师对“数智赋能教学”需求的具体举措。按照下阶段工作部署,上海市民办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中心将进一步深入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的精神,积极搭建融合共赢的教师专业发展平台,整合更多的优质资源,面向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开展以AI赋能教学为主题的研修项目,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
今年初,上海市教委发文将“上海市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中心”更名为“上海市民办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中心”。该中心自2014年成立以来,始终把助力民办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作为使命,上海市民办学校的“强师工程”项目、上海市民办高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等常规项目已经成为中心的优质品牌,得到了本市17所民办高校教师的高度认可。2019年,在江浙沪皖三省一市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下,45所学校加盟成立了长三角民办高校教学发展联盟,中心承担了联盟秘书处的大量工作,已成功组织多届教学学术年会和长三角民办高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在各民办高校的积极配合下,联盟的粘性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