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赵炬明教授:以学生为中心——当代本科教育改革之道

发布时间:2023-12-19浏览次数:10


“我有一把米和一群鸡,我每天给鸡撒米,它们围着我抢食,我只管撒,并不知道每只鸡想不想吃,爱不爱吃,实际吃了多少,只需要几个月后给鸡称重,就可以决定它们是否毕业。”


这段话出自霍普金斯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安德鲁斯之口,形容的却是中国学生再熟悉不过的课堂场景——老师负责传道、授业、解惑,一切环节以教材、教师、教室为中心。这样的传统授课方式有没有必要改?能不能改?怎么改?长期从事中美高等教育比较研究、花费12年著就中英文文献中唯一一部系统研究“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简称SC)本科教育改革巨著的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赵炬明教授,在上海师范大学新教师岗前培训的校本研修讲座时给出了明确而坚定的答案:必须改,可以改,普通高校教师就可以从课程设计入手改,且已有成功案例。


赵炬明,华中科技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硕士(1981-1984),加拿大麦吉尔大学高等教育政策与管理哲学博士(1993-1998),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教授、博导、院校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伟伦特聘教授(2009-2010)、北京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河南省理工大学兼职教授: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印刷学院、西安欧亚学院、广东白云学院,北方国际大学联盟高级顾问。参加过教育部评估中心组织的对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等10所大学的首轮本科教学评估,以及对南京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等学校的审核式评估。主要研究领域:高校管理研究、院校研究、中美高等教育比较研究、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教学改革研究等。


12月7日、8日,应教育学院教师发展中心之邀来到上海师范大学的赵炬明教授连续两天,从SC教学改革的科学基础、改革实践与方法、当代大学教学学术SoTL等多重角度分享了自己多年来往返、工作于中美两国大学所累积的学术观察和思考。

(上图)教育学院教师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徐雄伟教授主持分享会


赵炬明教授认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改革之所以发生在20世纪,一个重要契机在于脑科学和神经科学提供了科学基础,“大脑神经环路用进废退,这对理解学习和教育意义重大。”喜新厌旧的大脑如何通过课堂上的多感官参与形成长期记忆?思维整理会消耗大量人体能量,老师能不能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的安排激励学生?睡眠、多巴胺、皮质醇、镜像神经元对人体功能各异,如何更好地为教学所用?……“教师需要了解大脑,就像做手套的需要了解手长什么样。如果老师能从大脑改变者(brain changer)的角度看待自己的教学工作,就可以加深对工作本质和意义的理解。”


正是基于对人是如何学习的重新认识,美国自二战后逐渐兴起“以学生为中心”的SC教育改革。跟很多人的直觉猜测不同,“以学生为中心”并不讨好学生、也非无条件满足学生要求,而是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当然不是照本宣科那样的单向灌输,但也不是桌椅围成一圈、七嘴八舌讨论一顿、多提问、多互动那么简单——SC很重要的一环是:要把学生学习效果改进作为检验改革有效性的标准,且效果应当可测量、可比对。


上世纪90年代,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两任主席博耶、舒尔曼先后提出并完善了“教学学术”SoTL(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概念,强调只有用学术的方式研究大学教学,大学教学才能变成一个真正的学术领域和专业领域,才能为大学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奠定基础——这背后进一步牵涉到大学如何在科研和教学之间设置激励机制,甚至整个社会的制度设计、政策导向、文化环境……推行多年,美国的SC教育改革道阻且长,放在任何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背景之下,恐怕都难度颇高。


那么,在“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已进入世界第一方阵”的当下,美国的SC改革对于中国的大学教学有何意义呢?在赵炬明教授看来,这不仅与2018年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强调的 “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完全吻合,也是知识唾手可得、AI智能崛起时代背景下的大势所趋,事关我国人才队伍培养、科技创新实力、国际影响力等诸多方面,“已经成了关乎中国国运的大事”。


在讲座中,赵炬明教授分析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副教授李蕾的实践探索,详细拆解了李蕾在教授儿科临床实践的过程中,从发现问题:传统查房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到聚焦核心教学目标:临床思维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再到分析学生的困难、设计翻转查房、实验比对,最后写成学术论文公布研究成果、接受同行评议的完整过程。“李蕾老师从发现一个问题,到最后完成5项任务:设计一门课、做一个课题、发表一篇学术论文、改成国际论文发表、在国际会议作专题发言。这是典型的SoTL课程研究案例。”

赵炬明教授深入浅出的介绍引得现场的大学老师们频频点头,两天的分享都在听众们意犹未尽的提问互动中落下帷幕。


未来,教育学院教师发展中心将引入更多学界前沿声音,为各级各类教师赋能,欢迎持续关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