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收官!“上海市属高校骨干教师教学成长与个人发展工作坊”落下帷幕

发布时间:2023-06-17浏览次数:23

周五(6月16日),“上海市属高校骨干教师教学成长与个人发展工作坊”迎来最后两次工作坊。上午的“察言观色——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由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刘世宏、李须共同担纲;下午的“从教学小白到明星教师——高校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则由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教授陈宁与心理学系副教授李海江默契联动。

如果说第7次工作坊从基本面扫视了当代大学生群体的精神面貌,初步理清了“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界定范围、识别方法,传授了压力调节的策略方法(复习:“我们就在抱团取暖,我们就是学业共同体”)那么6月16日的第9次工作坊则进一步聚焦“高危群体”——已经出现自伤、自杀倾向或行为的青少年:他们的“痛苦呼救”我们能听懂吗?什么样的念头盘亘在脑海,让他们选择自伤、自杀?作为老师,我们又可以做什么?

想到要承担几十条、几百条年轻生命的职责,不少学员老师感到压力巨大。所以工作坊伊始,刘世宏教授就展示了一张比例图。

刘世宏教授开门见山

“现场的老师们回忆下自己的学生时代,有没有过那么一刹那觉得死了算了?想一觉不醒就好了?按比例算,一定有的。但大家今天依然可以作为骨干老师在这里接受培训,说明从自杀的念头到真的采取行动之间还有别的因素”,刘世宏教授说,“我们心里要有一个信念——绝大多数青少年的自杀,是可以干预和预防的。”

在很多成年人看来,青少年的生活单纯又无虑,“都没经过社会的毒打,有什么想不开的?”但研究表明,大多数青少年的自伤并非以死亡为目的(虽然长期自伤确与自杀相关)。“表达情绪——表达不为家长、老师、同学理解、接纳的情绪——才是自伤的常见原因。”刘世宏教授的分析立刻得到了学员的呼应。

如何识别当事人的呼救?刘世宏教授特别梳理的“错误观念VS真相”,可能颠覆了相当一部分学员老师的认知。

错误观念VS真相对比

那么近期没有压力事件,也从没表现出心理异常,家长是不是就可以放心了?老师也不用留意了?李须副教授用数据敲响警钟:

◆  超过三成大学生经常不想起床、不想上课、不想学习;

◆  五成以上学生觉得自己很忙,却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

◆  六成以上学生觉得自己碌碌无为,但毫无摆脱之策。

首提“空心病”一说的徐凯文教授认为比例高达30%。而在李须副教授看来,“空心病”的重要病根在于自我同一性没建立好(自我同一性在第一次工作坊就提过,复习:教学案例工作坊:为高校教师专业成长赋能)也就是说,今天破产,欠的债却在12-18岁的青春期。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论

“自我同一性的建立需要大量社会实践、与人交往、接受他人评价,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了解自己的优势、缺点、自己想要什么、拒绝什么。但我们的12-18岁的孩子在做什么?成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什么都不用管,好好学习’。终于进了大学,有时间了,还可以谈恋爱、打游戏、进社团……选择多了,可上一个问题‘我是谁’还没解决,下一个议题‘亲密对孤独’又来了,措手不及。”

李须副教授分析“空心病”

除此之外,永远戴着“有用/没用”的功利眼镜的价值条件化思维方式,无法识别、表达自己当下情绪的“情绪色盲”、“述情障碍”,也都是“空心病”的深层次原因。

“在在座老师们的内心当中,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又是什么呢?你会怎么排序?工作坊结束后不妨问问自己,写一写。毕竟如果我们自己也很迷茫,帮助学生就心有余、力不足。” 上午的工作坊留下如是思考。

之前的工作坊都在思考如何更好服务、引导学生,下午的第十次工作坊(也是最后一次)将视线收回,希望助力教师自身成长。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教授陈宁、心理学系副教授李海江,分别从设计和行动的角度,剖析高校教师职业发展不同阶段面临的不同问题和应对策略,帮助学员进行职业规划思考,提升专业活力。

如何从教学小白进阶到明星教师?陈宁教授开宗明义:“当学生在路上看到我,喊一声‘陈老师’的时候,我该如何理解‘陈老师’这个专业身份?从表层看,‘老师’是一份职业,我是一名人民教师。进一步看,我活在师生关系中。‘陈老师’不是校长、院长给我的称号,是学生定位了我的存在。只有站在师生关系这个主轴上,我们才能面对一系列职业发展问题。

陈宁教授和李海江教授合作默契

如果把为人师表看作一项“道德劳动+情绪劳动+体脑劳动”的高度专业工作,如何在持续输出的同时保持专业活力?陈宁教授提出了一系列思考:

◆  作为高校教师,如何定位立足点与生长点?

◆  在一个周期内,如何通过事件组合实现细分目标?

◆  如何处理目标性行为与习惯性行为的关系?

◆  焦点机会如何把握?——赛事、职称、学术汇报

◆  学术前沿如何跟踪?——“盯人”“盯球”

◆  如何产生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可见成果?

以习惯性行为为例,刻意培养的好习惯一旦养成,认知资源消耗低、意志力启动率低、重复率高、自动化程度高,“这样我们就可以留下更多精力处理目标性行为。我到哪里都带着笔记本。这样的笔记本我的办公室里有20多本。并不只有小学生才需要培养习惯。”

陈宁教授展示他的灵感笔记本

那么教师的立足点——上好一堂课,如何做到?李海江副教授的答案是:BOPPPS模型。希望进一步了解“有效教学”、进阶教学技能的,可以复习(看这篇就够了!上海师范大学ISW教学技能工作坊七问七答他们在ISW工作坊里挖到了哪些宝藏?


但高校教师不同于中小学老师的地方还在于:科研不可偏废。申请项目,写paper,发表期刊……每一项都和个人发展密切相关。所以当学员们讨论案例时,自然流露出惺惺相惜之感:“我每星期有20课时教学任务,无暇顾及其他”、“我是回到职高当老师的企业老人儿,科研基础比较薄弱”、“女性特有的生育周期让女性青年教师更加艰难”……

如何报项目?如何写论文?李海江副教授结合自己从2015年申报上海市教委晨光计划开始的所有项目、论文,总结出几条建议:聚焦现实矛盾、理论有所创新、运用前沿技术、视角必须独特、方案合理可行、前期基础扎实、多写不要气馁、合作才能共赢。

至此,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人事处主办、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协办、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师发展中心承办的“上海市属高校骨干教师教学成长与个人发展工作坊”圆满落幕。

衷心祝福所有学员老师们蓄势待发,勇往无前!



关闭